【红色暑期实践】中国计量大学实践队走丝路,以标准“捷缘”

通讯员 李佼佼 唐欣悦 蔡琦 郑志伟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陈素萍

合影.jpg

今年这个暑假,中国计量大学“丝路标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捷克共和国的土地。

今年是中捷建交70周年。浙捷两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友好往来频繁。去年,中国计量大学发起成立了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8所高校加盟该联盟,其中境外高校38所,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个。

早在5月份,中国计量大学和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还联合成立了浙江捷克人文交流中心和中东欧研究院。“这次我们将捷克定为实践地点,希望以标准化文化交流搭起‘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之桥。”实践队队长蓝佳人说。

这一趟异国之旅,让中量大学子们在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也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立志要用自己所学为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不一样的课桌椅标准.jpg

“带着标准游捷克”

作为中国计量大学的学生,眼里的风景自然是与其他人不同的。继“带着标准游校园”活动之后,实践团队在风景如画的布拉格发起升级版活动——“带着标准游捷克”。

出发前,校长宋明顺亲自对实践团队进行了标准化的专业指导,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实践,调研“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和中东欧的经贸、人员、文化交流的发展态势。经管学院副院长郑素丽教授、余晓教授等老师为实践团队量身打造了调研议题。

大家还分头查询了中捷双方的电梯安全规则、公共交通标识、建筑消防设施、灯光和照明等标准,对双方标准的内容进行对比,并制作好标准的中英文标识页。

不一样的运动场所标准.jpg

在捷克当地学习交流期间,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将事先打印好的标准在电梯、运动场、消防设施等对应地点拍照打卡,仔细观察其与中国相关设施的异同,通过这个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对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对捷克当地人的采访.jpg

“我们偶尔出差回国,都是用跑的”

“一带一路”捷克站是我省首个境外系列站。位于布拉格八区的“一带一路”捷克站商贸服务园,是捷克站继货运场项目、物流园项目成功启动建设运营后,开展的第三个项目,具有商业会展、中国(浙江)制造产品展示、欧洲进口商品展示、跨境电商线下体验等功能。

饶总向我们介绍捷克站.jpg

负责“一带一路”捷克站平台运营的欧洲华捷发展有限公司的饶总,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该站一年来从无到有,一步步在布拉格安营扎寨的艰辛历程。“这标志着浙江省国有资本对‘一带一路’投资建设翻开了新篇章。”

她说:“我们每个人都在撸着袖子加油干,偶尔出差回国都是用跑的,因为有太多事等着我们去做了!”原定1小时的采访持续了2个半小时,团队成员都还意犹未尽,只因为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第一次这么生动地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大家既为国家的飞速发展而骄傲,也被像饶总这样新时代“垦荒牛”精神深深打动。

对捷克学生的采访.jpg

“我们很喜欢中文,但是缺少老师”

在十天的社会实践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令量大学子印象深刻。

当他们在电车上相互交谈时,旁边两个捷克小姐姐闻声过来:“你们是中国人吗?我们在学习中文,能不能和你们练练口语?”

原来,两位捷克小姐姐在做外贸生意,正在自学中文,目前可以进行简单的中文交流。她们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练习中文的机会,得知中国计量大学与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即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学,她们表示很开心:“我们很喜欢中文,但是缺少老师,你们能来太好了!”

下车分别时,来自人文与外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的慕雨晴说:“下半年,我们学院的两名老师就要到孔子学院了。此行让我更加感受到了当地对汉语的需求,希望今后我也可以来捷克实习甚至工作,用我所学为当地汉语的普及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