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刚过,岭南依然绿意盎然,在一片生机勃勃中,惠州人才周以一场“惠州创新创业环境展”拉开活动序幕,这也是惠州首次为人才设置专属节日。
11月26日,发布人才新logo、新口号、新政策,邀请人才代表发言,进行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为人才项目授牌,举行“2+1”现代产业人才高峰会议;27日,举行“惠聚优才”线上金秋招聘,以直播带岗的形式招揽贤才;还有“相约湾区·未来有你”海内外人才联谊会、“惠聚英才·创赢未来”人才资源对接会、“产教融合·人才共育”校企合作洽谈会……在这场丰富的人才活动中,惠州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广大人才致敬,推介城市,促进人才交流,发出拥抱时代风口并肩奋斗的邀约。
推介
惠州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城市竞争、人才竞争升级,从把人才“抢过来”到让人才“抢着来”,惠州在人才周上展示羽毛,通过“亮家底”“晒资源”“谈前景”,一显城市魅力,以吸引各种资源要素聚集。
11月25日,惠州创新创业环境展开展,从产业发展成就、科技创新成就、人才发展成就、知名企业院所等4方面,展现惠州近年来产业、科创、人才、平台等方面的发展措施和成就。同时,通过《致广大人才朋友们的一封信》等形式将惠州优势娓娓道来。
惠州靠制造业起家,将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有近4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百亿级工业企业、17家A股上市企业、8000多家“四上”企业、82.2万户市场主体。
这几年,惠州积极拥抱产业未来,全力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大亚湾石化区集聚了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恒力石化等13家世界500强企业,近三年稳居“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仲恺高新区培育了TCL、德赛、华阳、亿纬锂能等一批知名本土企业,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居全省第三位,已跃升至全国第32位。2021年,惠州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继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之后广东又一个“万亿工业大市”。
“惠州正朝着万亿GDP城市奋勇迈进,又到了一个大有可为、未来可期的时期。”惠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时至今日,惠州正全面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融深融湾行动深度推进,在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有重要一席。“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有座城,既可以拥抱事业未来,又有世人向往的诗和远方,以及人间烟火的幸福。”
交流
共话产业发展人才引育
“建议惠州筹建高水平能源材料技术工程化研发基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辐射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引领低碳变革新方向新产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在惠州市“2+1”现代产业人才高峰会议上说。
此次惠州人才周活动,院士专家、企业家代表、各领域高层次人才代表、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齐聚一堂,通过多种形式共话产业发展、人才引育。
“活动邀请了一批院士专家来做相关报告,表现出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胡正国说,借此机会,人才互相之间也更好地进行了交流。
“我与一些企业进行了现场交流,深刻感受到他们对人才的渴求,同时了解到他们最近对人才有哪些新要求。”广东省技师学院青年教职工、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刘泽龙说:“回到学校,将与学校老师商讨一下这个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让更多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企业代表也借机呼吁加强相关行业人才培养。
“我们作为石化产业链上的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管理人才、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如果给到足够优厚的条件的话,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过来。”惠州宇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助理、“天鹅计划”领军人才湛明说,这部分人才需求量也不是特别大,但大量的基础一线操作技能人才,目前还需要去外地一些石油化工专业院校去招聘。“目前惠州在这样大的一个石化产业体量下,完全是有能力自己去建设培养石化行业人才的大专院校,或者在已有的大专院校中加强对石化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邀约
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
今年2月,惠州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人才工作,接着举办人才工作者素质提升班、组织博士人才县(区)行活动、统筹推进5个涉农县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开展“惠”聚优才工程线上10多场直播带岗、接续铺开线下7条线路校园招聘……惠州人才工作动作频频,释放“爱才如命、惜才如金、敬才如宾”的强烈信号。
在此次人才周上,惠州也发出诚挚邀请:来惠州,与这座城市相互成就。并通过发布人才新政、公开信等,向人才许诺:“选择这座城,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有用武之地,我们一定努力让您既无前瞻之虑、也无后顾之忧。”
惠州如此邀约的底气何在?
项目抢滩,世界500强企业聚“惠”……惠州展现实力与活力,正日益成为集高端资源要素、广纳八方英才的创新创业热土。今年前三季度,惠州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广东省、位居第一。
“逐梦新征程、奋进向未来的惠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成就人才。”惠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惠州向海内外英才发出盛情邀约,其中最大的底气与信心,就是腾飞的机遇。
同时惠州加强了对人才的资金和政策保障,未来三年,惠州市级将投入约20亿元人才工作经费,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服务创新创造、优化人才生态。
在政策上,惠州将持续推出人才新政3.0版“1+N”组合拳,不断完善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强化创投孵化、创新投资、上市服务等多层次服务支持,全力构建“1+N”人才港和“一网、一卡、一园、一空间”人才服务体系,深化人才安居、子女入学、医疗健康、休闲娱乐、交通出行等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事业的舞台、暖心的服务、贴心的关怀。(南方日报 蓝单 惠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