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时报】粤港澳共同公布110项“湾区标准”

在4月24日深圳举行的“湾区标准”公布仪式上,粤港澳三地共同公布110项“湾区标准”。这些标准以粤港澳三地高共性、易融合的重点民生领域为切入点,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 会上,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香港特区政府工业贸易署、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三方共同签署《关于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发展的合作备忘录》。粤港澳大湾区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www.gbsrc.org.cn)以及“湾区标准”标识同步上线。 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出台的110项标准主要有三方面特点:一是紧贴湾区发展所需,每一项标准都源于湾区共同发展需求,由粤港澳三地技术实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社会团体、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研制,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二是汇聚粤港澳各方智慧,“湾区标准”清单中58项标准是由港澳相关单位牵头或共同牵头编制,相关牵头单位包括香港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市政署、澳门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三是彰显一流标准水平,“湾区标准”是高质量标准的典范,纳入“湾区标准”的技术管理程序严谨。 本次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主要围绕推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发展指南(试行)》实施,提升大湾区标准化支撑能力,打造标准品牌,扩大湾区标准的影响力等,以推动制定、实施和推广三地通行的“湾区标准”为载体,促进粤港澳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羊城晚报 丁玲、许张超 通讯员 粤市监)

【布拉格时报】中国将强化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国务院关于新时代侨务工作情况的报告4月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中国将强化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为侨服务纳入国家公共服务规划,发挥各级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兜底责任,为侨胞和归侨侨眷提供普惠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陈旭在报告中介绍,各地方和有关部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侨务工作方针政策和涉侨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密切与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联系,大力推动海外侨胞参与中国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为侨服务各项举措,侨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报告显示,全国创建了约1000家社区侨务工作示范点,设立“侨之家”“侨胞之家”等为侨服务平台,不断夯实为侨服务的基层力量,打通为侨服务“最后一公里”。中国还深入开展侨商维权工作,组建“为侨资企业服务法律顾问团”,打造依法维护侨商合法权益专业组织,推动协助解决纠纷争端,为侨商安心投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针对当前侨情呈现出一系列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报告指出,下一步,中国将依法维护侨益,推进为侨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涉侨身份认定制度、推进华侨身份证件便利化应用等政策措施,积极回应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理利益诉求。结合海外侨胞跨境特点和实际需求,推动将为侨服务纳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广“互联网+侨务工作”,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等线上服务,实现涉侨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新华社 范思翔)

【布拉格时报】GDP同比增长4% 广东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4月23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0178.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9.06 亿元人民币,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1141.35亿元人民币,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17997.83亿元人民币,增长5.0%。 广东省统计局指出,从一季度数据来看,广东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实现良好开局。 看生产: 一二三产协同并进 一季度,广东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增速转正、服务业生产迅速回升。 具体来看,一季度,广东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2.6%;园林水果产量增长2.5%。 作为经济重要支柱,工业则实现了转正。一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9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增速比1-2月提高2.9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出现了更为明显的回升。一季度,广东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由上年全年的0.7个百分点提高至3.0个百分点。其中,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经营情况明显改善,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48.4%和65.8%,增幅分别比1-2月提高22.2个和27.2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3.9%,在服务业各行业中增幅最大。 看动能: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半壁江山” 固定资产投资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为广东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新引擎。 一季度,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增速比1-2月加快2.7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升10个百分点。 一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5.0%;其中,新能源装备增长21.8%,智能制造装备增长9.5%,智能节能型家电增长7.5%。 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5.1%,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 30.5%。  看需求: 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1% 一季度,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增速比1-2月提高3.3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增长最快,达到了31.4%。 温和的物价条件为消费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一季度,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4%,涨幅比1-2 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一季度,广东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 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下降 0.1%。 从民生保障来看,一季度广东居民收入保持增长态势, 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67 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4%。(羊城晚报 陈泽云 许张超  通讯员 马佳 徐可 魏胜广)

【布拉格时报】广交会二期接力开张 传统工艺获海外青睐

广交会二期的企业展位上,会议桌已“座无虚席” 陶瓷版“冰墩墩”憨态可掬   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第二期于4月23日正式拉开帷幕,与第一期的“硬核”不同,本期可谓是“轻装上阵”,展览题材以日用消费品、礼品、家居装饰品为主,共设18个展区。 记者走访发现,汕头澄海玩具组团登场、孕婴童展区首次亮相、陶瓷版“冰墩墩”憨态可掬,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前来“扫货”,现场依旧人山人海。 重回线下蓄势待发 俗话说:“世界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广东,广东玩具看澄海。”广东汕头澄海区被誉为“中国玩具之都”,承包了全球70%的玩具制造。本届广交会时隔三年重归线下,正是玩具外贸企业又一次组团出海的机会。 “我们一直在筹备,没有停过。”作为澄海大军的一员,慧诺玩具有限公司对此次广交会尤为重视,其销售经理曾先生告诉记者,公司不仅提前邀约欧洲老主顾,还大力主攻LED简约台灯、浪漫投影灯、卡通压力车、口袋游戏机等一系列产品,上新率高达100%。 不少玩具参展商都提到,广交会一期的热闹,仿佛给大家打了一针“强心剂”。“这次来自汕头的玩具企业大概有四五百家,我们都蓄势待发,希望能继续打响澄海的知名度!”曾先生自信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广交会第二期新设孕婴童展区,展出近千种童车、婴儿装及配饰、婴童家具、幼教用品、母婴电器等国内外热销产品。与往届不同,广州轻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次也特意在A区展厅新申请了孕婴童展位。 广州轻出运营投资部部长陈静介绍说,新增展区让对应客户更集中地面对面交流。在清洁刷、沐浴露等传统婴儿用品基础上,广州轻出还专门为新手爸妈推出智能温奶器,以及偏向于拉美、东南亚市场的高端奶瓶,集团整体上新率在50%-60%以上。 深圳市广瑞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也半开玩笑地说道:“新增孕婴童展区,让我们更忙啦!”记者留意到,尽管才是开张第一天,展位现场的会议桌已“座无虚席”。多位国外采购商带着平板电脑和手册,或是对接价格、货量和改装要求,或是让业务员展示手推车、学步车、童床等产品。 “深圳广瑞已参加广交会近20年,这次也格外隆重,拿下12个摊位,许多来自中东、南美地区的老主顾、新客户慕名而来。”总经理补充道,疫情期间线上客户较少,生意压力比较大,这次重回线下十分振奋,并定下了6000万-8000万美元的预期目标。 传统工艺创新出海 在9号展馆,一排排细腻光滑、色彩明丽的“冰墩墩”“雪容融”吸引众多采购商拍照打卡。原来,除了硅胶、绒毛版,还有陶瓷版的冬奥吉祥物。 据了解,来自“世界陶瓷之都”福建泉州德化县的顺美集团是陶瓷版“冰墩墩”“雪容融”唯一授权生产厂家。其总经理郑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一件产品都是纯手工制作,传承了千年的德化瓷烧制技艺,需经过模具制作、注浆、洗坯、烧窑、上色、彩绘、贴花等数十道工序,才得以最终面世。 怎样把传统陶瓷传播到世界各地?郑鹏飞提出了三个关键词,即“创新+智能+数字化”。据介绍,对于第133届广交会,顺美集团将展位面积翻了一倍,同时组织了超100人的研发团队,在建模、3D打印、扫描定制技术上频频发力,努力跟世界接轨,推出满足不同客商需求的产品。 记者留意到,除了通透的传统白瓷,展位的洽谈区域还放有不同器形、色彩、手捏工艺的陶瓷装饰新品。来自英国的Jasy是首次参与广交会,她就对圣诞系列的陶瓷饰品“一见钟情”,计划和伙伴一起下单。 藤铁、竹编、玻璃等相关参展企业也纷纷突出新工艺,以“广”交八方客,加速“链”全球。通过技术创新,让蕴含文化因子的传统产品获得新订单、焕发新生机,正成为本届广交会二期的突出浪潮。 “希望更多传统产品借助创新起飞,借助广交会走向海外,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共同收获累累硕果。”郑鹏飞如是说。(羊城晚报 黄颖琳 潘亮)

【布拉格时报】一季度“湾区号”中欧班列累计运载货物3.43万吨 运载货量同比增长1.5倍

“湾区号”中欧班列 4月25日,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湾区号”中欧班列累计开行48列,运载货物3.4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77.77%、149.95%,货物货值高达9亿元人民币。“湾区号”班列开行以来,累计开通线路17条,通达德国、波兰、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吸引深圳当地及周边超4000家企业货物搭乘。 据了解,“湾区号”中欧班列自2020年8月开始运行,在两年多的开行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物流组织日趋成熟,资源利用率稳步提高,货源不断拓展。深圳海关为支持“湾区号”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班列实货监管和通关服务保障,充分对接企业需求,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做好“点对点”服务,确保企业能够及时通关查验并准点发运。对于长虹、美的等本地龙头企业的出口货物,提供“一企一策”、优先查验等监管服务,为大湾区企业定制打造精品班列,营造良好通关营商环境,帮助更多大湾区本地货物搭上“湾区号”班列出口,在优质服务下,第一季度吸引新增搭乘“湾区号”的企业400余家。 除此之外,深圳海关还支持班列运营企业开展海铁、陆铁等多式联运及多业态集拼新业务模式探索,全力支持企业进一步拓宽班列揽货来源,进一步提升“湾区号”中欧班列品牌知名度和综合市场占有率。(羊城晚报 宋王群 通讯员 李思嘉 陈玉婷)

【布拉格时报】江门与澳门探索协作开展涉侨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咨询

4月23日,江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江门市司法局、澳门江门青年会、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四方签订法律服务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江澳两地将探索建立纠纷调解人才库,定期开展法律服务互访,组织澳门法律专业人士参与江门涉侨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咨询,助力江门打造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国家平台。 落实到行动上,江澳纠纷调解人才库将由澳门地区的涉外法律调解人才和法律实务工作者组成,为江门市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提供人才资源。两地每年开展法律服务互访,举办座谈会、讲座、沙龙、分享会等活动,邀请两地法律工作者、基层涉侨纠纷调解员、各界热心人士参与,不断加强两地法律服务工作信息沟通。同时,每年组织至少4批次澳门律师代表,到江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江门市侨联法律顾问服务站坐班,提供公益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查明等惠民法律服务。 江澳一衣带水,推进两地法律服务深度融合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江门市有关负责人表示,江门正深入推进“侨都赋能”“港澳融合”等六大工程,加快建成市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不断提升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功能。希望借助此次合作契机,进一步加大江澳两地法律服务交流,促进两地融合,推动两地法律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澳门和内地的法律差异与衔接问题,是目前澳门居民前往内地生活发展最关注的范畴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三种不同的法律体系,对各地法律交流、人员交往、贸易往来等方面具有一定影响。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会长黄景禧期待,此次合作将搭建起法律服务交流桥梁,凝聚更多法律人才的力量深化大湾区法律服务融合发展,帮助更多澳门青年到内地生活、就业、创业。(南方日报 李霭莹 通讯员 杨潇锋)

【布拉格时报】“70后”马来西亚拿督带一群“90后”青年齐逛广交会

4月17日中午,身着白T恤、黑色紧身裤的汤德林再次出现在广交会琶洲展馆,经过两天的“地毯式”巡场,他手中的拉杆箱装满了客商的名片。 生于1979年的汤德林,已经是一个有着24年参会史的“老广交”了。自从1999年在父亲的带领下第一次参会,除了因新冠疫情阻隔的三年,汤德林每年都会雷打不动地出现在春交会和秋交会的现场,而这次第133届春交会,他不仅来了,还带来了15名马来西亚各行各业的“90后”,“年轻人过来见一下世面,也顺便看看有什么生意上的机会。” “跟中国商人合作,打造更好的大马” 在琶洲展馆内“暴走”两天后,广交会给这群马来西亚青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广交会参展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经历,规模之大让我印象深刻。”1997年出生的许俊安(JORDAN KHO CHUN ANN)是汤德林的外甥,目前在汤德林的公司负责采购业务,此次一同前往的“90后”大都是他的朋友。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商家聚集在一起,非常震撼。”第一次来参加广交会就碰到了“史上最大规模”,许俊安直言这几天看得眼花缭乱。他跟舅舅汤德林一起收集了不少汽车改装、电子产品的资料和厂家名片,“马来西亚老车比较多,利用新产品进行改造,可以提升驾驶的体验感,这个行业的市场前景比较好。” 作为马来西亚的新生代,许俊安也非常看好中马贸易的前景:“中国制造在马来西亚很受欢迎,跨境物流的成长空间很大。” 汤德林(右一)和许俊安(左一)跟参展商洽谈。 而对于许峻豪(JARED KHO CHUN HAW)来说,通过跟参展人员交流,让他了解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情况,为未来的贸易合作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亲历广交会,这群青年人在感受到中国强大的同时,对中国制造也增强了信心。张宏耀(Harris Tiong Hung Yew)在马来西亚从事汽车配件行业,这次广交会他收集了不少轮胎厂商的名片,希望未来能跟厂商有更进一步的合作机会。 郑伟翰(Tang…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为侨服务指南之出入境管理

问题:如何查询出入境记录? 我现在要为小孩办理“三侨生”身份确认,需要提供出入境记录,原来的护照已丢失,我应该向什么部门申请出入境记录?如何申请? 回答:中国公民(含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可以向边防检查站、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查询本人的出入境记录。 为保护公民信息安全,因私申请查询出入境记录、应当由公民本人到拟查询单位提交《查询出入境记录申请表》,并交验出入境证件或者居民身份证原件。对于遇有特殊情况本人不能亲自办理的,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并交验申请人的出入境证件或者居民身份证原件、被委托人居民身份证原件以及经申请人和被委托人双方签字确认的委托授权书原件。未满16 周岁的,可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办理,交验申请人的出入境证件或者居民身份证原件或者户口簿原件、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件以及能够证明监护关系的材料。 受理申请的查询单位将对申请材料、申请人身份、代办人身份进行审核、登记,留存相关证件复印件。对不符合查询条件的,说明不予查询的原因; 对符合查询条件的,依申请查询相应的出入境记录,并及时提供加盖公章的《出入境记录查询结果》,一份交申请人,一份存档备查。办理人应当核对查询结果,并在存档件上签字确认,对查询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当场向查询单位提出,查询单位将进一步核查。 目前,“移民局APP”也可自助查询近十年的出入境记录。 问题:年老华人居留中国期满,应如何申请签证延期? 回答: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具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的外籍配偶、父母及未满18 周岁子女,年满60 周岁在境外无直系亲属、投靠境内直系亲属的外国人,年满60 周岁在华购置房产的外籍华人及其配偶和未满18 周岁子女,入境后如需在签证有效期满后继续在华停留,可以在签 证有效期满前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延期,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将视情签发有效期6 个月或1 年的签证,签发次数不限。 问题:华侨回国后如何申请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 回答:华侨申请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由其居住地的地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申请人除按规定填写申请表及提交相应事由证明材料外,还须交验中国护照和定居国外证明原件,并提供复印件。经审核合格后,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为申请人签发其他签注。 “广东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为侨胞侨界提供法律政策、医疗健康、求学创业、政务事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欢迎各位侨胞扫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帮助和服务。…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广州密集举办一系列高规格活动 千年商都“万商云集”

4月18日,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现场。梁钜聪 摄 广州再一次向世界说:你好。 4月18日至20日,“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举行。世界各国政治家、企业家、各界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以及中国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新机遇。 透过广州这个“窗口”,世界正在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平机遇、合作机遇以及文明机遇。 3月以来,广州阔步向前,站到全球聚光灯下,从不同侧面展现自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先后到访广州;刚刚结束第一期展会的第133届广交会,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向世界发出“投资广州 投资未来”的邀请…… 外交、外事、外贸,一系列高规格活动齐聚于此。千年商都广州,正借此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昂首向世界。 与世界对话 千年商都生机勃勃 在“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举办期间,广州为参会嘉宾安排了一条中华文化沉浸式体验、广州特色文化品鉴的路线。 嘉宾们参观了永庆坊、粤剧博物馆、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花城广场、海心沙等多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广州地标,近距离感受广州的历史底蕴与未来机遇在当下的交织碰撞。 了解今天的中国,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1000多年前,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100多年前,近现代中国进步的大门在这里打开;40多年前,也是在这里首先蹚出来一条经济特区建设之路。现在广州正在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 一直以来,广州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从经贸合作到文化交流,众多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在此落地,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千年商都生机勃勃。 可以说,广州是“读懂中国”最好的城市窗口之一。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随同马克龙访华的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说,2024年是中法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0周年,希望成为中法关系的关键年。 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伊万·梅利尼科夫非常认可中国发展路径的独特价值。他说:“世界应该进一步读懂中国。要让世界理解中国如何在制定内外政策时不断适应现实情况的变化,依据历史经验、采取最好的做法,并赋之以中国特色。” 多位政要的到访与参会,众多全球企业的投资与落户,无疑传递出世界对中国的信心。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说,在新征程中,中国人实心实意、全民努力,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人民至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给世界带来新的更大机遇。 “读懂中国”论坛已在广州举办三届。对广州来说,坚持承办这类高端活动,亦是要在不断吸收外部智慧、提升自身能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开面向世界的大门,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力量。…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季暨第三届直播电商节启动

4月26日,由中国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季暨第三届直播电商节”在广州市正式开启。 活动现场,广东省文旅厅发布了“大湾区消费季”文旅消费政策。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季活动期间,广东省及大湾区相关各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上直播嘉年华、融媒体直播和线下促消费活动,推出涵盖汽车、美食、家电、家居、服饰、文旅等消费板块的一系列惠民让利消费政策,联通海内外商品信息,进一步激发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第三届直播电商节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多城全域直播、全网全平台互动的方式进行,推出品牌品质带货、助农兴农带货、跨境直播带货等特色活动。(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