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侨联主办,广东省侨联承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协办的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广东暨大风韵南粤营二期)19日在广州圆满闭营。 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广东暨大风韵南粤营二期)19日在广州举行闭营仪式。郭军 摄 据悉,此次为期10天的夏令营是广东省侨联今年举办的单次参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实体夏令营。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科威特、阿联酋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26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在广东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南粤风韵体验之旅,他们学习书法、绘画、武术、泥塑、粤剧等岭南传统文化,前往深圳南山、广州南沙、江门开平等大湾区核心城市和著名侨乡实地探访,走进3D科普研学基地,探访广东高科技企业,感受广东科技发展的独特魅力。 “来广州之前,我对这里并没有多大兴趣,但是经历了这10天的游学,广州在我心中有了永久的地位。”来自加拿大的营员翟西墨分享道,我们在这里不仅练习和提高了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也体验了很多不同的文化课,参观了很多难忘的景点,品尝了当地的美食,感受到了很大不同的文化。 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广东暨大风韵南粤营二期)19日在广州举行闭营仪式。郭军 摄 “除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也在夏令营里收获了最珍贵的友情。我们一起互帮互助,携手共进,在这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来自法国的营员代表林思妍说。 “8年前,我的妈妈在这里参加了《华文教师资格证书》的培训,回到德国后,她创办了一所中文学校。她常常提起美丽的广州和百年侨校暨南大学。今天我来到妈妈曾经学习过的地方,感到非常亲切。”来自德国的营员严馨睿说。她身边的同学得知她要来参加夏令营也非常兴奋。在中国的这几天,严馨睿通过社交软件向远在德国的同学发送了不少广州的图片。 来自英国的领队老师胡秀英表示,这次夏令营让大家亲身深度体验到中国的文化和家乡的温暖,对每一个营员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非常特别而有意义的经历,“我们这些生活在海外的华裔孩子有先天的语言优势,有机会、有能力把中国故事讲得更生动、更真实。回到海外后,希望我们这些可爱的营员们将此次寻根之旅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他们身边的朋友、老师,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党委书记谢煊说,本次寻根之旅不仅是文化和艺术的学习和体验,更是丰富人生阅历、结交友谊的机会,这些知识和体验将成为营员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广东省侨联文化部部长杨春华表示,这次夏令营带给大家丰富的体验,大家零距离地感受了广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祖籍国的发展变化,希望大家回去后把参营的收获分享给住在国的亲朋好友,成为中华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发扬祖辈“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精神,为促进中国与住在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多做贡献。 据介绍,为了满足海外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学习的需求,过往3年,广东省侨联累计举办了285期网上营,来自34个国家近1200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通过网络感知祖(籍)国和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今年7月上旬,2023“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广东暨大风韵南粤营一期)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办,是广东省侨联在疫情之后举行的首期实体夏令营。(中新网 郭军)
特别推荐
【布拉格时报】广东省内海关出台20条措施促外贸稳增长
记者近日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日前会同广东省内海关出台了《广东省内海关支持广东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全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20条措施》,聚焦提升进出口通关效率、支持广东扩大进出口、帮助企业减负增效、服务广东外贸创新发展、促进广东跨境贸易便利化等方面,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提振企业信心。 为提升进出口通关效率,海关在省内有条件的海运、航空、铁路口岸更好实施“直装直提”试点,扩大“组合港”“一港通”等区域物流一体化便利措施覆盖范围。支持全面建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优化科研用特殊物品检疫审批,将科研合作项目所需的生物样品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以内。 东莞长安海关关员正在开展企业认证工作。张俊豪 摄 在支持广东扩大进出口方面,海关全面推广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对符合条件的进口矿产品和原油实施“先放后检”。促进农食产品进出口多元化,支持广东建设各类型海关指定监管场地。推动供港澳生鲜产品和广东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 在帮助企业减负增效方面,加强高级认证企业培育,有效落实主动披露政策。实施内销集中征税、开展“保税+ERP”监管、推进“单耗自核”,探索开展核销“短溢区间”改革,推广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持续做好技术性贸易措施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应对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沙田海关关员在东莞港对进口大宗矿产品进行检疫检查。邱奕林 摄 在服务广东外贸创新发展方面,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支持跨境电商等出口货物多模式拼箱出境。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支持设立全球集拼分拨中心。支持新能源汽车、储能产品扩大出口,开行更多整车出口班列。加快出口锂电池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的办理时效。加强广交会等重要展会通关保障力度。 在促进广东跨境贸易便利方面,在广州、深圳、东莞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并实现全省专项行动一体化推进。加强与港澳地区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上的合作,加快粤澳“一单两报”深化应用。强化海关“智慧海关”建设与“智慧口岸”对接。强化外贸形势分析和海关统计服务,加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组织开展RCEP等优惠贸易协定海关优惠政策宣讲。 湾仔海关关员验放西域码头首辆应用“跨境快速通关模式”出口跨境货车。黄颖 摄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表示,下一步,广东分署和省内海关将牢牢把握第三季度关键期,持续加强政策供给和组织谋划,全力推动20条措施落实落地,促进广东外贸稳增长。(中新网 许青青 陈琳 张超)
【布拉格时报】为侨服务指南之社会待遇
问:华侨参加中国国内社会保险有什么政策规定?? 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取得国外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回国工作人员在国内工作期间有关社会保险问题的复函》(劳社厅函〔2001〕198 号)规定:“对于取得国外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人员回国工作,凡同国内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应按规定参加企业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享受相应待遇。这些人员同国内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并离境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终止其社会保险关系,并根据职工申请,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且不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将其个人账户结余部分一次性退给本人;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和个人此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不予退还。” 《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规定,华侨与用人单位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和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和华侨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参加社会保险的华侨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华侨出国定居前已经参加国内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应当继续保留; 华侨在本省再就业应当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其出国前后的养老保险关系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接续,缴费年限及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华侨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法定条件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华侨领取基本养老金后出国定居的,可以继续领取基本养老金。 “广东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为侨胞侨界提供法律政策、医疗健康、求学创业、政务事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欢迎各位侨胞扫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帮助和服务。 (来源:粤侨百问通·为侨服务问答及指南)
【布拉格时报】广东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43.9%、来自“一带一路”投资同比增5.5倍
酷暑炎夏,广东外资领域消息不断,与天气一样“热”。 从市场一线看,7月底至8月初短短数日内,先是巴斯夫与明阳智能将在湛江共建海上风电场,后有采埃孚在华南首个研发中心广州技术中心开业,其广州电子工厂也正式动工。 从政策支持看,8月3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措施》,17条“干货”又一次彰显广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据广东省商务厅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实际使用外资967.5亿元,其中6月实际使用外资环比增长1.4倍。 规模保持平稳,质量加快提升,“新”“智”“高”成为当前外商投资广东的重要方向。上半年,广东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3.9%、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6.7%、研究和试验发展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大幅增长96.4%。 多个项目成果落地 外资规模平稳 今年以来,世界各国元首政要、跨国公司高管、经贸代表团密集访粤,洽谈合作;广东省市各级招商团、参展团也奔赴全球招商引资。 一进一出,人流涌动,资金流纷至沓来,外商投资成果逐个落地: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初步投资协议签订,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科思创将在珠海建造其全球最大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基地;韩国现代汽车首家海外氢燃料电池基地“HTWO广州”竣工投产…… 据广东省商务厅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实际使用外资967.5亿元,同比下降0.5%,比全国增速高2.2个百分点。其中,单6月,全省实际外资240.4亿元,环比增长1.4倍。 从项目看,到资1亿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共有25个,涉及实际外资76.7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外资的54.6%;从增速看,汕头、汕尾、江门、茂名、中山、湛江、珠海、清远、肇庆、深圳等10个城市实际外资呈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 “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广东外资总量相对平稳。这一成果来之不易,也为全国稳外资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谢宝剑认为,广东仍是外资持续看好的投资热土。 良好态势仍在延续。7月21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又携手国内风电龙头明阳智能,宣布在湛江共建中德首个涉及开发、建设和运营的海上风电场项目。巴斯夫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博士表示,该项目将推动中国化工行业绿色转型,助力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瞄准高端制造 研发创新投入不断加强 今年3月,疫情后首次访华的安利全球首席执行官潘睦邻访粤,敲定了安利广州生产基地的第10次增资扩产。这一次,安利投入6亿元对广州生产基地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以适应公司未来30年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高端外资的吸引力。”在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看来,“制造业当家”不仅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也成为外商投资瞄准的重要目标。 上半年,广东制造业实际外资312亿元,同比增长43.9%,占全省实际外资的32.2%,占比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9.9个百分点。 2月底,埃克森美孚在惠州动工建设大亚湾研发中心,这是其在北美总部以外设立的海外首个综合性研发中心。“这将推动广东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和后续重大外资项目引进产生积极示范效应。”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立帆说。 多个落子的外资项目比以往更加注重研发创新、前沿产业和高端制造,折射广东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
【布拉格时报】广东推动天然林保护与公益林管理并轨 释放绿色空间
在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锦江两岸公益林示范区内,连片天然林苍翠葱郁,为“一江碧水”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支撑。据了解,示范区的天然林面积达2万亩。 今年是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5周年。近日,记者参与广东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的广东公益林建设记者行活动,走进仁化县了解天然林和公益林建设情况。在仁化县长江林场内,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国有天然商品林大径材培育基地面积达3600亩,囊括香樟、米槠、锥木等优质树种。 “这是全县连片面积最大的大径材培育基地,目前多数林木胸径为5cm至25cm之间。”长江林场场长刘树涛称,希望通过30年的培育,使目标树种逐步培育成大径级林木,实现树种密度达每亩60株。 韶关仁化县锦江两岸的天然林。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目前,仁化县开展天然林大径材培育基地建设约7000亩。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仁化县近年来积极构建以天然林为基础的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结合林长制、古树名木保护、森林防火等林业重点工作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同时,引导天然商品林经营权利人或村集体签订管护协议,明确和落实管护范围以及相应权利义务。 目前,仁化县已完成管护协议签订的天然商品林面积约39.8万亩。“我们按照广东天然林保护与公益林管理并轨的方向,积极宣传发动权利人将天然商品林申请纳入公益林管理,享受效益补偿政策。”仁化县林业局三级主任科员张建忠说。 据仁化县林业局局长徐于冠介绍,目前该县纳入天然林保护的林地总面积约8.21万公顷,其中公益林中的天然林面积约5.55万公顷,商品林中的天然林面积为2.66万公顷。 韶关仁化县成片的天然林。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仁化县是广东开展天然林保护修复的代表地区之一。近年来,广东坚守绿色理念,以林涵水。据统计,目前全省已上图入库的天然林面积约262万公顷,占全省林地面积24.3%,持续擦亮广东绿水青山底色,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 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广东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把公益林和天然林作为一个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来综合施策,推进集体天然商品林纳入公益林管理,实现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理并轨,全面提升公益林和天然林森林群落的整体质量。据了解,目前广东省的天然林中,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235万公顷,占比达89.7%。 韶关仁化长江林场的大径材培育基地。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据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东尚有部分森林质量高的天然林作为商品林经营。该省将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理并轨,进一步释放绿色发展空间,通过天然林的补进等方式,间接提高公益林森林质量,实现既优化公益林的结构和布局,又推动社会主体盘活利用森林资源,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中国新闻网 程景伟 林荫)
【布拉格时报】2022年广州跨境电商规模突破千亿元 继续领跑全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商务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月3日在广州联合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3)》。该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2年,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93倍,2022年达1375.9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继续领跑全国。 《广州蓝皮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3)》。广州市社科院供图 自2013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以来,广州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思维,推动多项全国首创举措引领行业发展,全力营造有利于跨境电商产业持续、安全、稳定发展的营商环境。 报告指出,广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在中国商务部“2021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一档,为全国10家入选跨境电商综试区之一。目前,广州海关辖区内的白云国际机场、南沙港等口岸,已吸引了天猫、京东、唯品会等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进驻,各类型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同时,广州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目前已有3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2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0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报告显示,2022年广州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2517.62亿元,同比增长13.4%,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11.7个百分点。同时,电子商务带动广州快递业持续快速发展,2022年广州快递业务量达101.31亿件,仅次于浙江金华(含义乌),在国内城市中排名第二。 此外,广州直播电商不断创新发展,目前网络零售店铺数、直播场次、主播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直播电商生态更加优化、行业发展更趋健康、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呈现出“万商开播、全城直播”的良好发展态势,“直播电商之都”已成为广州新的城市名片。(中国新闻网 程景伟)
【布拉格时报】西班牙20多名书法少年学写侨批
西班牙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的老师向学生讲解如何写侨批。受访者供图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十周年之际,日前,南方日报、南方+、GDToday发起“丝路来信·全球书法家同写平安批”征集活动。两周内,便收到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巴西、阿联酋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符合要求的新侨批近100封。 为什么要写侨批?如何让新一代了解什么是侨批?西班牙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董事长张忠民与校长黄小捷用一门特别的侨批课程给出了回答。 从7月11日到18日,爱华中文学校开展了一门侨批文化和书写普及的特别课程,一批年龄在12岁以上,有一定中文基础的书法兴趣班学生参与了学习。 通过视频,记者观摩了一堂活泼生动的侨批课。 “我们现在想联系远在中国的亲人,发条微信他们就能马上收到。在以前,从西班牙寄一封信回去需要近三个月的时间。”课上,张忠民以传统样式的信纸、信封为教具,向学生们讲述侨批的历史,“信写好以后,还会把钱夹在信里寄出去。三个月以后,你的爷爷奶奶就收到信了”。 张忠民告诉学生们,在没有手机的年代,银信合一的侨批便成为了他们与亲人联络的重要桥梁。 除了介绍渊源与故事,课堂上还有具体实践。书法教师国政华现场教授如何以传统格式书写侨批,学生们纷纷上前认真观摩。张忠民告诉记者,每次的课堂时间为2小时左右,为期一周的学习完成后,20多名学生和老师一起提笔,按传统格式以毛笔写批。 作为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牌的“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之一,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自建校起就非常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播。早期,该校的生源大部分为西班牙华侨华人后代。目前,学校有四个校区,有华裔学生700多人,其他族裔学生300多人;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有4名博士、20名硕士。随着中文学校在当地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该校又创办了新东方文化学院,针对西班牙本土学生开设对外汉语课堂。 校长黄小捷也借此次“丝路来信·全球书法家同写平安批”活动的机会给父母写了一封家书,以最传统的方式寄托自己的思念与祝福。 “女儿身在海外,最牵挂和思念的就是你们二老。”她在信中讲述,每当看到视频里九十六岁的妈妈安然无恙,看到爸爸精神焕发、笑容满面时,总是感到由衷高兴。“爸爸常说,老了安逸才叫真正的幸福。你们相亲相爱,不离不弃,相濡以沫。愿时光不老,愿爸妈平安健康,福如东海!” (南方日报 周煦钊 林旭娜 杨悦)
【布拉格时报】侨乡汕头在暑假旅游旺季中抢占先机
汕头文化地标——小公园开埠区。 汕头暑期旅游季活动突出城市滨海特色。 文旅惠民大礼包、七大特色主题线路、汕头City walk城市漫步十大榜单、八大重点文旅系列活动……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体验活动,正是今年暑假游汕头官方的推荐。近日,汕头正式启动“约会一夏·玩美汕头”暑期旅游季活动。 近年来,汕头旅游热度持续上升。今年春节,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日均迎客超30万人次;五一假期,南澳岛进入全国热门海岛前三,全市旅游总收入远超2019年同期;上半年,全市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54.3%和73.7%,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6.2%,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增长37.3%。 市场向好的背后,既有中国国内旅游业迅速复苏的客观因素,也得益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特色小城文旅的“出圈”。在全国旅游市场回暖的“风口”下,汕头迅速在暑假旅游旺季中抢占先机。 此次汕头暑期旅游季活动,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依托现有特色旅游资源,结合夏季旅游亮点,选取网红打卡点,推出7条特色主题线路。这些线路既有以怀旧、民俗、美食为亮点的传统主题,也有博览、浪漫、青春、海岛等近年来深受游客喜爱的打卡元素。 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是集红色文化、侨文化、非遗文化、美食文化为一体的代表性景区,也是汕头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主阵地之一。今年以来,随着电影《暴风》的上映,汕头小公园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五一假期接待游客就超过了80万人次。 在此次的特色主题线路中,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与周边的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西堤公园、镇邦美食街、中山公园等串联起怀旧主题一日游,以汕头老城区为中心点,让游客全面感受汕头百载商埠的辉煌历史和全新活力。 汕头作为中国知名侨乡,“侨”主题也是此次旅游线路的重点推荐。不久前,一个名为《潮魂英歌》的水上英歌舞MV火爆网络。在MV中,法国街舞表演者卡卡、汕头潮阳忠精英歌舞队、中国街舞团ZAHA AIRMAN走进“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合力演绎了一场沉浸式的国潮艺术。短短几天,该视频在各平台端口获得超5000万播放量。 随着MV走红,位于侨乡澄海区隆都镇的陈慈黉故居成了游客慕名打卡的景点。汕头官方推荐的民俗主题一日游线路中,游玩景点就包括前美村、陈慈黉故居、樟林古港、新兴街、秦牧故居、南盛里。游客不仅可领略侨宅遗风,还能亲身感受红头船精神,体验潮汕风土人情和独特民俗。 在汕头,夏季游玩必然少不了去海边。以海岛为主题的一日游从南澳大桥开始,沿着环岛公路一路观光游览。线路中既有彩虹海和青澳湾旅游度假区等必到打卡点,也有前江湾海上娱乐和贝沙湾沙滩音乐节的动感体验,可让游客沉浸式领略南澳岛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感受海岛夏日风情。 汕头官方推荐的主题线路中还加入了不少新晋的旅游点,以及近年来在网络社交软件走红的打卡点。这些景点包括不同主题的博物馆、乡村、公园、绿道等,且不限于传统的热门旅游景区,而是涉及汕头全域,遍布多个区县。 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黄丽凤表示,近年来,汕头小公园、南澳岛等景点深受全国各地游客欢迎,成了汕头独有的文旅标签。但事实上,汕头旅游资源丰富,还有不少景区景点极具特色,魅力十足。此次官方推荐的主题线路加入了这些景区景点,串珠成链,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 今年5月,2023年“中国旅游日”汕头主会场在潮阳区举行。当天,《潮阳千年古县一日游攻略》正式发布,推出了潮阳千年古县一日游5条沉浸式体验线路,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 澄海区也围绕不同主题旅游项目,策划主题旅游线路和综合性旅游线路。以红色印记主题项目为例,该区挖掘提升了南昌起义军进汕筹备会议旧址、中共上中江东联区区委办公旧址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打造成主题旅游IP。 (南方日报 杨立轩)
【布拉格时报】百年中山石岐鸽,如何飞向大湾区?
夜市来临,位于中山市东区三溪村的三溪酒楼迎来客流高峰,其中,石岐乳鸽是食客们必点的中山特色菜。卤水、盐焗、生炸……三溪酒楼平均每天可售出超过600只各式风味的石岐鸽。 三溪酒楼的“火爆”是石岐鸽产业发展的缩影。7月29日—7月30日,中山市第二届鸽肴大赛将在中山市博览中心举行,逾百名厨师到中山论“鸽”,推出百道乳鸽菜肴,并评选出“最佳鸽肴餐厅”,将石岐鸽产业发展推至聚光灯下。 厨师制作鸽肴。 “粤菜师傅”工程打造稳定就业“蓄水池” 夜市是中山餐饮业的“黄金档”。与三溪酒楼相距数公里外,中山另一家知名餐饮品牌——中山市海港城海鲜大酒楼也异常火爆。在后厨,烧腊明档是每晚最忙碌的岗位之一,各式口味的石岐鸽从这里输送至餐桌上。 李志龙是海港城烧腊明档的厨师,去年从中山市技师学院毕业后,就进入了海港城,成为餐厅烹制石岐鸽菜式的重要一员。在李志龙看来,能进入餐饮品牌从业,是“粤菜师傅”工程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中山市“粤菜师傅”工程不断推出新举措。在政策领域,中山市先后出台《中山市实施“粤菜师傅”工程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举措,其中,政策鼓励餐饮行业校企合作,建立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行业协会、餐饮企业共同研究制定粤菜师傅培养方案,全程共同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及考核评价,组织学生和餐饮企业职工分别到对方单位开展顶岗实习、转岗培训或新入职培训。 石岐乳鸽菜式。 通过海港城酒楼与中山市技师学院的校企合作机制,毕业前,李志龙在海港城实习近2年。而在校期间,他师从中国烹饪名师、广东省烹饪大师、中山市技师学院教师张发妙,进修烧腊课程,学习石岐乳鸽制作等技巧。毕业后,他很快就受到海港城的赏识,进入餐厅后厨。 “我们的毕业生基本都是供不应求的,还没毕业就被‘预订’完。”进入中山市技师学院教学近两年,张发妙对烹饪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感到惊讶。今年6月,他所带的两个班共计90多名学生在毕业前就已全部被合作的餐饮机构签约完毕,其中近20名学生是从事烧腊以及与石岐鸽菜式相关的工作岗位。 厨师正在制作石岐鸽菜式。 以赛促培,推进石岐乳鸽岐鸽产业发展 刚从毕业季中抽身出来,张发妙又再投入到另一件大事中。即将举行的中山市第二届鸽肴大赛来临,赛事的热度在中山市技师学院烹饪专业的师生圈子中不断提升。去年学院共有3名毕业生从中山市第一届鸽肴大赛中夺得奖项,并获得了中式烹调师三级职业等级证书。 据悉,以赛促培,是中山市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和石岐鸽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近两年来,中山累计举办“粤菜师傅”主题大型活动近10场,“粤菜师傅”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粤菜烹饪全国邀请赛活动、中山“中国粤菜名城”十周年系列活动、中山市第一届鸽肴大赛、中山市第一届“粤菜师傅”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连番登场。通过赛事,中山还评选出“中山粤菜十大名厨”“新晋十大粤菜名厨”、星级“粤菜师傅”等技能群体,推动一批从业者通过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粤菜师傅”技能队伍不断扩大。 市民参观多种石岐鸽菜式。 在各项赛事火热推进的同时,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也广泛开展。通过设立中山市“粤菜师傅”培训学院,引导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粤菜师傅”相关技能培训内容,并按照相关标准发放培训补贴,中山正推动“粤菜师傅”技能教学全面铺开。截至目前,中山已累计培训“粤菜师傅”超过3万人次。 石岐鸽产业链集群效应显现 吹海风、看日落、品美食,在中山的东海岸线,这样休闲娱乐搭配已成为南朗街道崖口村的“标配”,也是它招引游客的最大亮点。崖口村东堤边上,一条长数公里的海鲜美食街最具人气,石岐鸽菜式也是其中的热门菜式,“石岐乳鸽+海鲜+煲仔饭”等特色美食组合,激发出独特的中山味道。 经过多年发展,石岐乳鸽无论从制作方式或是产品形式都已发生多样变化,以石岐乳鸽为主干,形成了一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链条。除了与文旅结合,石岐乳鸽在餐饮行业有更多创新形式。 中山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旗下企业中山市石岐鸽养殖有限公司的石岐鸽场位于三乡镇白石村,这里是石岐鸽主要的育种和出口基地,每年可供应种鸽10万对、乳鸽200万只、鸽蛋70万枚,几乎每天都有石岐鸽通过冷链配送至全国各地的餐饮企业。2020年12月,石岐鸽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成为目前全国仅有的两个获得该标志认证的鸽子品种。石岐鸽有了国家级的新名片。…
【布拉格时报】中国首家“双牌照”境外银行落户前海
8月1日,大新银行有限公司(下称“大新银行”)位于深圳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的深圳分行正式开业,标志着中国首家“双牌照”境外银行落地,将立足前海推动深港跨境金融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融合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注入新动能。 大新银行是香港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拥有76年经营历史,截至2022年底,总资产约为2521亿港元,10年间增幅达62%。大新银行于2022年6月获批筹建大新银行有限公司深圳分行,成为中国首家持有独资法人银行及境外银行分行“双牌照”的银行,也是前海继CEPA框架下中国首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国首家港资控股公募基金公司、中国首家港资控股证券公司落户后,又一提升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功能的具体行动。 “我们一直深耕发展内地业务,尤其重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入驻前海后,将依托这里跨境金融优势,充分发挥‘双牌照’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深化三地客户的业务关系,加倍重视支持实体经济。”大新银行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王祖兴说。 事实上,作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前海自成立以来,金融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仅自2013年允许企业注册后的7年时间,注册企业数量就增长近23倍、税收增长近89倍,而“跨境金融”正是其显著特征。 目前,前海自由贸易(FT)账户跨境收支已超4648亿元人民币;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已入驻汇丰集团、瑞银集团等305家全球金融机构,82家是港资外资,以深港账户通、汇款通、融资通、贸易通、金融服务通、跨境理财通“六通”为代表的深港金融合作新格局正加速形成。(南方日报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