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时报】生活在上海 |“女篮15号”海耶斯的上海故事刚刚开始

图说: 渐渐融入上海的海耶斯 2023年10月初,海耶斯在美国职业女篮联赛(WNBA)的一场季后赛中与前上海女篮外援斯图尔特相遇。一张两人身披各自球队15号、30号球衣在赛后握手致意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或许,当时的海耶斯不会想到,没过多久,她会飘洋过海,同样披挂15号球衣,与上海浦发银行女篮的姑娘们,在宝山体育中心奋战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   图说: 海耶斯在比赛中 炸裂的数据:球技出众赢得喝彩 海耶斯全名雷纳拉·帝夫尼·海耶斯。她的名气不如同在中国女篮联赛赛场征战的卡拉尼·布朗大,也不如帝娜·查尔斯登陆WCBA赛场早,场上所打的位置也不是各队更为看重的5号位,如内蒙古农信女篮引进的琼克尔·琼斯,但身高1.78米的海耶斯用她的态度和能力赢得了球迷的一致好评。 2003年10月下旬到队后,10月29日主场对广东女篮的比赛,海耶斯迎来了首秀。“其实这场比赛,海耶斯还没倒好时差,但她求战欲望很强。”领队周洁慧介绍说。这场“勿忙中”上场的比赛,初来乍到的海耶斯帮了浦发女篮大忙,一人得到了全队一半的得分。 “得多少分我并不在意,重要的是捍卫我们的主场。”海耶斯说。 在“三人女篮世界冠军”、上海队5号李颖韻受伤后,海耶斯的任务显得更为坚巨。但在队长黄靖及核心球员张芷婷等的带领下,海耶斯和队友奋勇拼搏,在近期取得了一波七连胜。 在12月4日与内蒙古女篮的比赛中,“我爱女篮”社媒用“炸裂的数据”形容海耶斯的表现——39分6篮板9助攻8抢断,堪称“准四双”。 短短几个月,海耶斯在上海收获了很多球迷的喜爱。每场比赛后,都会有球迷找她签名合影,海耶斯总是有求必应。 图说: 海耶斯和朋友们 融入这座城:喜欢炮台湾的秋景 海耶斯的篮球生涯主要在美国联赛赛场,在效力一家球会十年后,2003年转会至另一家俱乐部。也就在这年秋天,她接受了上海女篮的邀请,进驻宝山体育中心主场。 10月下旬,海耶斯先是飞到了中国香港,在上海市体育局的协助下,办妥一切手续后,前往上海,于10月26日深夜落地上海浦东机场。 原本“一人一城”的职业生涯,在2023年发生了较大改变。新的城市,适应,用球技去征服;新的俱乐部,不同的篮球文化,用篮球去交流。“她平时很谦逊,训练时很拼,给年轻球员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上海女篮10号、中国三人女篮世界冠军、奥运三人女篮铜牌得主张芷婷说。 对于在上海的生活,海耶斯已经逐渐适应。繁华热闹的外滩、东方明珠……留下了她的足迹。炮台湾的秋景则成为她的心头好。女篮主场坐落在吴淞口,美丽的炮台湾是宝山区的一张名片。“我希望能和斯图尔特一样,在这片她曾征战过的球场奋斗出属于上海女篮的荣耀。”海耶斯自信地说。 图说:12月23日晚对阵北京女篮的比赛,宝山体育中心篮球馆高朋满座,3000余名球迷来到现场。 图说:12月23日ADRIANA女子篮球社群的小球员来到比赛现场为女篮姑娘们加油。…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珍稀鸟类“黑脸琵鹭”成群结队现身广东海丰

眼下正是候鸟南迁的时节。记者4日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珍稀濒危鸟类黑脸琵鹭近日成群结队出现在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这里集聚的黑脸琵鹭已超100只。 黑脸琵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因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琵琶极为相似而得名;亦因其姿态优雅,被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 黑脸琵鹭现身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省林业局供图 据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进入10月以来,该保护区组织工作人员在东关联安围分区和大湖分区进行黑脸琵鹭跟踪调查和监测,迄今为止,多次观测到成群的黑脸琵鹭在湿地上觅食。 该保护区于2004年3月2日首次发现黑脸琵鹭,数量为27只。2023年度黑脸琵鹭全球同步调查中,监测技术人员在该保护区记录到黑脸琵鹭423只,创下了该保护区参与全球同步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 一群黑脸琵鹭正在滩涂上觅食。广东省林业局供图 近年来,该保护区通过构建完善的水鸟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严厉打击破坏湿地和捕鸟违法行为,不断改善湿地生态面貌及状况,让“四方来客”如约而至。截至2021年底,该保护区记录到的鸟类有256种。今年2月,保护区还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彩鹳的踪迹。 飞翔的黑脸琵鹭。广东省林业局供图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大批候鸟飞越千山万水陆续抵达广东。今年10月以来,广州南沙湿地迎来大白鹭、苍鹭、草鹭、琵嘴鸭等鸟类;首批21只黑脸琵鹭现身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珠海横琴,二井湾湿地公园首次记录到水雉;湛江、韶关、梅州等多地也迎来了各种珍稀鸟类。 据广东省林业局介绍,今年以来,广东部署全面加强候鸟等鸟类保护专项治理工作,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防范和严厉打击非法捕猎、采集和出售野生动植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全面禁猎野生鸟类五年的规定,组织开展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形成了完善的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网络。 在候鸟迁徙季节,广东加大对省内候鸟迁徙路线重要节点的保护和修复,野生鸟类种群数量逐步恢复并增长。截至目前,广东记录有野生鸟类58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36种、省重点保护鸟类107种。(中新网 程景伟 林荫)

【布拉格时报】南岭国家公园创建成果丰硕 绿美广东迈出坚实步伐

进入12月,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然处处郁郁葱葱,在这里,成千上万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安居繁衍。该保护区是南岭国家公园(拟设)范围内的14处自然保护地之一。 近年来,广东持续推动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目前已达到国家公园创建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要求,并进入报批阶段。南岭国家公园创建成果丰硕,为进一步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大湾区生态屏障更加牢固 2022年12月8日,《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下称《决定》)审议通过,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划定了路线图和任务表。 南岭山脉巍峨壮观。陈骥旻 摄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决定》提出,到2027年,广东要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 一年来,广东全力实施绿美保护地提升等“六大行动”,统筹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目前,广东创建南岭国家公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同步开展丹霞山国家公园设立论证研究。 南岭植被茂密。陈骥旻 摄 据介绍,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省自然保护地综合巡护平台,实现南岭国家公园(拟设)内现有自然保护地巡护工作全覆盖。同时,南岭国家公园(拟设)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工干预;针对区域范围内14.84万公顷天然林,推动形成天然林封禁保育管控分区,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近两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整合各类资金向南岭国家公园(拟设)倾斜,重点在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项目,逐步恢复其周边退化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目前,南岭国家公园(拟设)通过整合交叉重叠,以及归并区域相近、相连的14处自然保护地,保存了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原生植被垂直带,进一步优化了生态保护空间格局,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更加突出。 同时,作为北江等河流的重要源头区,南岭国家公园(拟设)构筑了北部环形生态安全屏障,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黄山区域,大片广东松生长在悬崖之上,形成奇特的蓝松奇观。该保护区相关负责人称,广东松学名华南五针松,最为奇特的是其松叶色彩随四季变换。 随着南岭国家公园建设的深入推进,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据最新统计,南岭国家公园(拟设)共记录分布有野生动植物5527种,以全省陆域国土面积1.07%的区域有效保护了全省56%的野生高等植物和68%的脊椎野生动物,且植被覆盖率和物种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鳄蜥。陈骥旻 摄 鳄蜥被誉为“爬行动物里的大熊猫”。近年来,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加强对鳄蜥及其栖息的保护力度,鳄蜥野生种群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持续开展人工繁育与放归野外工作。目前,保护区鳄蜥野生种群数量约770只至875只,占全国野生种群的2/3左右。…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蓝海豚岛上看海豚

首团游客抵达“大桥游”目的地,“打卡”蓝海豚岛。 旅途中邂逅中华白海豚。摄影:钱文攀 “看,有海豚!”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游正式向公众开放。当天上午11时许,大桥蓝海豚岛迎来首批旅行团。登上观景台,有游客惊喜地发现了不远处中华白海豚嬉戏的身影。 跨越伶仃洋、连通粤港澳,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当今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023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增加港珠澳大桥海关监管区、口岸限定区域的旅游功能,允许有序开展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发往返蓝海豚岛旅游活动。 得益于这一突破性创新,“实地看大桥、亲身游大桥”的美好期许从规划变成了现实。试运营阶段,旅游活动采用预约组团、团进团出的管理模式,持有效居民身份证的内地居民和已入境内地且持有效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的港澳居民,均可组团登桥,近距离感受世纪工程、国之重器风采。 开通首日,近1200人喜饮“头啖汤”。“开票后我们第一时间抢票,非常幸运成为了首批游客。”来自杭州的张女士此次特意赶来珠海参加大桥游。“一路过来很震撼,感受到我国自主创新的强大实力。”张女士称赞道。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凝聚着数万名建设者的智慧与心血。首批登岛游客中,年近70的龚亚非曾是大桥外围建设者之一,望着眼前的壮阔景象,他难掩激动:“上桥看看一直是我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非常骄傲,非常自豪!” 港珠澳大桥不仅是港澳和内地重要的交流纽带,还连接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广阔空间。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段国钦说,未来将继续探索开展大桥博物馆、海上会客厅、筑梦中心等服务项目,让粤港澳三地居民在蓝海豚岛实现最美好的相聚,让全国游客在此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大湾区建设的美好未来。(南方日报 吴枫 沈梦怡 吴志远)

【布拉格时报】前十月广州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逾八成

广州市商务局8日表示,该市外商投资活力和质量持续提高,今年1月至10月,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83.1%。《广州市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刚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其中提及,鼓励外资企业参与地标性商业综合体建设,并强调保障外资企业平等享受各项支持企业发展政策。   据介绍,今年1月至10月,广州市新设外资企业5150家;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比重超过一半,同比增长44.4%,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93.8%。截至目前,在广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有345家。 7日晚通过的《若干措施》从促进投资、做好保障、提供便利、创新机制四个方面提出12条政策措施,增强外商投资广州的信心和预期。 在重点领域吸引外资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利用外资力度,促进外资向实体经济集聚的同时,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深度参与地标性商业综合体、重点商圈建设。 《若干措施》还强化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支持和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各类标准制修订工作。并强调,广州将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适用本市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各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排斥或歧视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不得对外商投资企业享受政策设置额外条件。 根据《若干措施》,广州将促进国际商务人员往来便利,对来穗外籍高层次人才、外籍高级管理人员、创新创业团队的外籍成员、外籍技术人才以及来穗从事必要经贸活动人员,为其本人和家属提供签证申请、入出境、停居留等便利。同时,提高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在公共交通、金融服务、医疗保障、互联网支付等场景应用便利度。 (中新社 王华 张启芳)

【布拉格时报】“数字湾区”加速构建 公共服务融通共享

清晨,在广州的一家街角面馆,粤港跨境货车司机林晓东用手机扫码消费一碗云吞面后,利用导航系统把一货柜新鲜蔬果运至香港湾仔的超市。“新鲜到港!”香港消费者拿起一盒青苹果番茄,扫码追溯得知蔬果产地为广东韶关;在广东韶关某个村庄的政务中心,香港新农人黄梓楠通过“粤智助”跨境通办系统实现业务跨境办理,“不用回香港办理了,我在这里的系统可以实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实施阶段,正由“制造—贸易”的合作发展到公共服务、智慧政府、科技研发、金融货币等多领域深入合作阶段。第二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暨数字湾区发展论坛10日继续在广州举行,粤港澳大湾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在会议上就智慧政府建设和数据治理方面继续深化交流合作。   共建“数字湾区”,关键在于“联通”,以数字化推动三地规则机制有效衔接、新型基础设施高效对接,促进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加速打造统一大市场和优质生活圈。 目前,粤港两地共同建成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在线跨境通办服务专区,首批共上线10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同时,广东在港澳设置近20台“粤智助”跨境通办自助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60多个跨境通办窗口,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居民线下办事需求。 如何加速“数字湾区”的构建?在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张立钧看来,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互联互通是实现“数字湾区”的重要基础。 “目前,粤港在数据资源的确权、交易、流动等方面机制尚不统一,交易活跃度和市场影响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张立钧建议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探索“数据特区”试点,运用隐私计算、安全隔离、可信任验证等关键技术,加强跨境数据流通服务与分类管理,与此同时,支持经许可的企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以“数据可用不可见”为前提,进行数据挖掘、计算、分析及应用等科研工作。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表示,广东将会同港澳地区建设高速泛在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推动大湾区算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为推动湾区数字化进程,龙头企业积极布局。“数实融合”“赋能产业”是本次论坛上的高频词。腾讯云副总裁杨晨表示,腾讯云推出覆盖工业、交通、政务等超过130种产业场景,为超过400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中国联通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光说:“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速发展,需要构建适应数据要素特征、促进数据流通利用、发挥数据价值效用的新型数据基础设施。” 得益于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政策措施“软联通”的发展,目前已有3200多名港澳专业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累计3500多人通过“一试多证”获三地技能证书。港澳居民在粤参保超过34万人次,“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广东”逐渐成为现实。 用数字技术实现更好的“联通”,归根到底让居民真正能够享受到数字智慧城市的服务。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强调,要把视角归根到“人”,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促进人员流动、民心相通。 有学者认为,三地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实现数字治理的体系建设,制定共同的规范和标准;加强技术合作和研发,提供更加精准的人才政策;还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推动数据共享和信任建立。(中新社 蔡敏婕)

【布拉格时报】中国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在广州命名试航

中国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命名暨首次试航活动18日在广州南沙举行,标志着中国深海探测能力建设和海洋技术装备研发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18日在广州命名试航。邱海杰 摄 “梦想”号总吨约33000吨,总长179.8米、型宽32.8米,续航力15000海里,可抵御16级台风海况,具备海域11000米的钻探能力,大洋科学钻探能力世界领先。 该船是由中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负责的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由中国船舶集团设计建造,150余家单位参研参建。按照“小吨位、多功能、模块化”设计建造理念,“梦想”号实现了多项国际首次、首创,突破十余项关键技术。 中国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停在港口内。陈楚红 摄 据介绍,该船具有全球最先进的钻探系统,具有油气钻探和大洋科学钻探两大作业模式,其中深水无隔水管泥浆循环系统(RMR)由中国自主研制,在该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建有全球面积最大、功能最全、流程最优的船载实验室,总面积超3000平方米,配置世界一流的磁屏蔽室、超净实验间和全球首套船载岩心自动传输存储系统,可满足海洋领域全学科研究要求;建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科考船综合信息化系统,通过全船超20000个监控点,可实现钻采作业全过程监测、科学实验智能协同。 该船还是一艘绿色的“混动”船舶,全球首次同时应用了最新一代30兆瓦闭环环网电站和电池蓄能技术,船舶经济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节约能耗超过15%。 “梦想”号预计于2024年全面建成,交付使用后将主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际大科学计划中的大洋科考钻探任务。(中新社 郭军)

【布拉格时报】逾300名海内外文学爱好者齐聚中山以文会友

2023年华人华侨(中山)征文系列比赛颁奖仪式,3日在百年侨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举行。颁奖仪式现场首次迎来了海外、港澳的获奖学生,逾300名海内外文学爱好者共聚一堂,共同交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华民族故事。 本届大赛首次设立了海外分赛区、港澳分赛区。图为海外分赛区获奖学生上台领奖。董菁菁 摄 华人华侨(中山)征文系列比赛创办于2014年,多年来秉承“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办赛,吸引了逾万名海内外文学爱好者积极参与,目前已成为中山市侨联“以侨为桥、弘扬文化”的重要工作品牌之一。 中山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刘志巍介绍,本届比赛于7月5日启动全球征稿,共收到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920篇投稿,创历史新高。作品包括小学生作文、中学生作文、诗、词、对联等。 本届大赛首次设立了海外分赛区、港澳分赛区,两个分赛区单独征稿、单独评奖,为海外与港澳学子提供了更好的竞赛平台。 经大赛组委会认真评审,评选出获奖的小学生作文141篇、中学生作文180篇、诗词联45篇、优秀指导老师155名,共计521人次获奖。 图为获奖作品展演。董菁菁 摄 其中,马来西亚槟城孔圣庙中华小学A校谢孟哲的《100年后的世界》获得了海外赛区的小学生作文特等奖,菲律宾侨中学院(总校)许炜斌的《晨曦之美》获得了海外赛区的中学生作文特等奖。中山市卓雅学校朱羽菲的《信仰似明灯,理想映黎明》获得了港澳赛区中学生作文特等奖。 此外,本届比赛还首次结合侨界学子夏令营形式办赛,在征稿期间,组织了3场“亲情中华·侨韵中山”侨界学子夏令营游学活动,来自美国、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名侨界学子回到祖国、走进中山,亲身体验祖国和家乡的发展成果和辉煌成就,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山文化。(中国侨网 邓媛雯 董菁菁)

【布拉格时报】广东湛江奋勇高新区:一个归侨集聚区的幸福生活

“以前做梦也没想到能居住在这么舒适的小区,这些年,管委会在改善居住环境、支持创业就业、丰富文娱活动等方面,很好地解决了我们这些归侨、侨眷和侨属住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以及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国家发展壮大带来的红利。”居住在广东湛江奋勇高新区幸福花园小区的归侨余贵方老人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良多。 老有所乐,老人在侨胞之家挥毫泼墨。黎阳明摄   余贵方老人酷爱写作,其发表的文章重点体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并被捐献收藏在奋勇高新区侨胞之家展馆。 奋勇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莫试聪介绍说,奋勇高新区前身为湛江市华侨管理区,1956年至1979年期间,陆续接收东南亚归侨,是当时广东省安置归侨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奋勇高新区共有海外华侨200余人,归侨侨眷3343人,占全区总人数58%,他们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缅甸、老挝、新西兰、印度、泰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 2015年,奋勇高新区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建设幸福花园小区,截至去年9月,已先后安排256套新房用于安置归侨家庭。 孩子在小区的健身休闲场地玩耍。黎阳明摄   奋勇高新区社会管理与侨务局局长陈宏炜说:“归侨用自己住的旧房子,再支付4.6万元(人民币,下同),就可以置换一套新房子,引得附近村民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因为他们买一套房子,起码要二三十万元。” 漫步在幸福花园小区的绿道上,一边呼吸清新的空气,一边陶醉在鸟语花香中,66岁的侨属魏开良笑逐颜开:“我在2020年搬离旧瓦房,住进了环境优美的时尚小区,生活舒适惬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据了解,为了帮扶归侨家庭子女创业就业,奋勇高新区还选定越南归侨厨师李水养作为东南亚特色饮食行业带头人,组织了5人归侨侨眷厨师团队,在归侨侨眷较为集中的幸福花园小区创办了“侨盟汇——奋勇第一家”实体饭店。 李水养团队制作的东南亚特色菜肴。黎阳明摄   李水养告诉记者,自从参加粤菜烹饪技艺培训后,不仅他的厨艺有了很大的提升,他带领的厨师团队也声名鹊起,生意越来越红火,明年会多开一家新饭店。 记者在奋勇高新区侨胞之家康养休闲活动区看到,不少老人坐在按摩椅上,志愿者一边帮他们按摩一边聊家常讲笑话,逗得老人们非常开心。 侨胞之家工作人员刘东慧说,侨胞之家设置三个康养休闲活动区,每到早上或晚上,老人们会成群结队来健身、娱乐。侨胞之家先后被中国侨联评为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和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中新社 梁盛 黎阳明)

【布拉格时报】窑焗鸡:勾起广东台山游子乡愁的味道

“近日,在回村的沿途,看到有村民在田里挖番薯,瞬间让我想起来儿时跟堂哥他们偷挖番薯去焗窑的场景。”近日,现居加拿大多伦多的台山乡亲李女士回到广东台山探亲时,回想起儿时焗窑的片段,满脸的幸福。 “焗窑”,是台山乃至两广地区秋冬季喜闻乐见的一项乡村野外活动。人们在刚收成的番薯田、稻田等就地取材,用翻出的泥块按“下宽上窄”的规律,叠成塔状且留烧火口的泥窑。拾柴生火将窑壁上的泥块彻底烧红,然后把“塔尖”的泥块夹开,留出足够宽的位置,从上往下放入食材。紧接着将窑壁的泥块轻轻拍碎覆盖在食物周围,再从旁挖些碎泥覆盖严实,视食材而定,焗30至40分钟,即可“开窑”取食。 12月3日,广东台山乡间的一座“焗窑”。李晓春 摄 眼下,在台山各镇(街),不少农庄、营地、果园、餐厅、民宿为吸引顾客,纷纷亮出可提供焗窑、烧烤服务等广告内容,甚至有农场、餐厅每日限量供应新鲜出炉的窑焗鸡给食客选购。 “今天做窑焗鸡,下午4时左右出炉,欢迎下单!每只都是现杀现做的放山鸡,按鸡个头大小分别售63元(人民币,下同)和66元。”12月3日,台山台城街道桂水村小鲜农场负责人余伟洪在微信朋友圈介绍,当天推出25只窑焗鸡都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熟客的回购率很高。 “进入秋冬季,台山乡间焗窑的氛围愈加浓厚,四处都能见到焗窑的踪迹。除了焗番薯之外,很多人喜欢焗鸡、焗猪脚。”余伟洪介绍,他成功把儿时的焗窑爱好,变成了如今的营生手段,每天重复杀鸡、腌制、包裹到送货等过程,乐此不疲。 12月3日,在广东台山,打开包裹外层的锡纸,“窑焗鸡”色泽金黄、香气四溢。李晓春 摄   同时,当地也有把窑焗鸡打造成日常美食供应的食肆,台山四九镇禾味农家饭店就是其中之一。禾味农家饭店负责人伍家富表示,他目前用可重复使用的碎砖块代替泥块,并特制了方便烧柴、不受雨天影响、可移动的灶炉状底座,将碎砖块在底座上叠成窑,操作方便快捷、食物干净易熟,每个窑可放入6只鸡,可4个窑同期进行。 “昨晚有几位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到家里吃饭,我特意订了2只窑焗鸡。从农场取回家之后,剥开层层锡纸,里头的鸡还是热乎乎的,腌制配料和鸡油香混在一起扑鼻而来!直接用手撕开几大块装盘,大家边吃边说‘好过瘾’!”台山市民雷先生表示,用手抓着边扯边吃的方式,令人爱不释手。 对于讲究“鸡有鸡味”的广东人来讲,台山窑焗鸡的选材决定了出品的口感,若想吃起来鲜香不腻、爽滑不柴,足龄的放山鸡、农家养的土鸡是首选。对于大部分台山游子而言,焗窑的场景,烟火气中往往会混合着泥土的气息,在维系和加深感情的同时,容易勾起他们对家乡台山的美好回忆。(中新社 李晓春 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