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时报】“三大动力”齐发威 再造一个新广东

今年4月-5月举行的第133届广交会客商云集

广东工业设计城展馆内展出的一款迷你洗衣机

深圳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专利墙上贴满专利证书

广州港南沙港区

6月20日,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崛起为第一经济大省,动力源自改革、源自开放、源自创新。

激活改革动力,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激活开放动力,再造发展空间新优势;激活创新动力,再造发展活力新优势。敢改敢试,积极开放,创新不息,“三大动力”是广东人的宝贵基因,是广东成功经验的提炼,也是未来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圭臬。

激活改革动力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成果不断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深圳改革开放成果尤其瞩目。特别是2020年《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公布至今,深圳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着力点,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取得一系列改革成效。

不久前,深圳市政协举办第七期“政情通报会”,会上通报了“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体制机制改革”、高质量滚动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情况。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深圳金融业年均增长8.3%,占GDP比重达15.9%。深圳创新启动“金融驿站”工程,2022年授信成功企业超4000家,线上线下累计对接新增授信规模约850亿元人民币,如今“金融驿站”已有128家。

在深圳的金融改革中,绿色金融突破明显。截至今年一季度,深圳的绿色贷款余额超过7400亿元人民币。一批优秀的创新案例相继涌现,其中,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的中信碳账户获第三届国际金融论坛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要牢牢把握综改试点第二批清单的机遇,进一步促进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国家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在前海率先落地。

为了改善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深圳将政务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着力点。去年开始铺开的“全市域通办”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它在原有清单式、点对点的市内通办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申请人只需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深圳市),找到“全市域通办服务专区”,搜索需办理的事项,点击“办事指南”即可查看事项详情并进行网上申报。申请提交完毕后,系统还可根据申请人的当前位置,推送就近的支持通办业务的行政服务大厅。

这项改革打破了事项办理地域、层级限制,推动了基层政务服务与群众需求“零距离”对接,不仅通办范围广,还可以通过“异地收件、属地受理”“辅助申报”“快递申报”,让申请人自主选择市内各级行政服务大厅办事,明显提高了市民和企业办事的便利度和获得感。

激活开放动力

  敞开大门打造合作共赢平台

“杰阁嵯峨凤浦中,海帆层出虎门东。朅来喜阅梯航遍,一统车书万国同。”清朝文人冯翔用这样的诗句形容黄埔古港人来人往的贸易盛景。千年来,开放的性格让广东始终挺立在时代发展的潮头,也让广东不惧探索、勇于创新。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广州,在不久前迎来一场盛会——2023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这届海丝博览会在深化区域合作、密切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往来、促进沿线各国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果。数据显示,这届海丝博览会吸引了1000多家企业参展,精准邀约2万多名采购商到会进行供需配对,达成成交近20亿元人民币。

今年4月至5月,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再现万商云集景象。疫情三年以来,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的广交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累计进馆人数超290万人次,现场出口成交216.9亿美元,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来到广交会的参展企业表示,广交会是他们感知市场冷暖、触摸全球经贸发展脉搏的重要平台,可以让他们交到新伙伴,嗅到新商机,找到新引擎,参加广交会是“最正确的选择”。

“作为疫情后第一年全面恢复线下办展,现有数据可以表明,中国外贸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并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成交额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中国外贸企业在面对国际市场变化时的应对策略。”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分析称,近年来,中国外贸企业积极采取了数字化转型、开拓国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等多种策略,推动企业发展,提升竞争力。

朱克力说,随着跨境电商兴起,越来越多外贸企业将市场从线下拓展到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这为中国外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激活创新动力

  推进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六年位居中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二……近年来,广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工作,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出台重大改革举措,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全省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为了更好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广东强化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推动技术、人才、资金、平台等向企业集聚,超过60%的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由企业牵头承担或主要参与,全力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同时,广东不断强化高新区对创新产业集群的支撑引领作用,顺势而为努力打造更多世界一流园区。全省14家国家高新区、32家省级高新区以占全省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约1/5的GDP、1/4的出口总额、1/3的外资利用额,成为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广东系统推进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地。推动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向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转变,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科技创新全面提速;高度重视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打造重要原始创新策源地,目前已初步构建起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由10家省实验室、3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430家省重点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以及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

目前,广东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后劲,稳步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建设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协同港澳布局建设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启动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2022年实现把1/3以上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用于基础研究。

(文/羊城晚报记者 戚耀琪 杭莹 孙绮曼 李钢  图/羊城晚报记者 梁喻 曾育文)